下载试题
当前位置:
学科首页
>
现代文阅读
>
实用类文本阅读
>
试题详情
难度:
使用次数:180
更新时间:2017-11-30
纠错
1.

三、实用类文本阅读(25分)

11、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(14)题。

祁海:为人类抗病毒疫苗寻找新靶点

刘苗苗

要把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的研究方向给非专业人士讲清楚,是件困难的事情。不过,祁海11岁的儿子祁思远会这样跟同学介绍他的工作:“我爸爸会帮小老鼠治病。”

实验小老鼠与人的生命特征有诸多相似之处。祁海的真正目的不是给小白鼠治病,而是研究小白鼠免疫系统的运行机制,为人类预防疾病找到可操控的“靶点”,让人类能通过疫苗及时阻止病毒或者细菌对人体健康的侵袭和危害。

祁海一直都在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如何通过产生保护性抗体来抵御、防止病原入侵。长期的努力使他在细胞免疫学这一领域有自己的特色,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。

2006年,祁海第一次在美国《科学》杂志上发表论文,首次向世界表明,树突状细胞可以在体内为B细胞活化直接提供抗原,从而为靶向调节树突状细胞而诱导抗体疫苗的新方向,提供了重要启示。

2008年他又在英国《自然》杂志上发表论文,用可视化的直观手段首次证明,人类体液免疫缺陷疾病的相关分子SAP,可通过调控T-B胞的相互作用,发挥免疫调节功能,对人类理解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新思路。

有趣的是,在免疫学上卓有建树,恰恰是祁海自己也始料未及的。回想走过的路,他觉得在大学和研究生选专业,以及毕业找工作等人生的重要岔道口,自己都曾做了“不得不做的选择”,而后才化被动为主动。

受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的父母影响,祁海从小喜欢医学和生物学,爱问“为什么”,但是在报考北京医科大学时,因受第一外语非英语的限制,他不能上当时向往的基础医学研究专业,而是改修临床医学。

1996年毕业时他被分配到北京阜外医院做心内科医生。但报到那天,祁海提出了辞职申请。“那一刻,我还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,但知道不喜欢做什么。”他回忆说。

祁海为自己做了两手准备——要么“下海”,要么出国读研究生。

在复习考试的准备过程中,他报名参加了新东方的英语辅导班。在那里,看着众多学子挥汗如雨刻苦复习,祁海的心头为之一震。从未对未来有详细规划的他,第一次被同龄人为未来奋斗的拼劲打动。最终,他被美国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医学院录取,出国留学。

然而,与同班同学相比,他这个唯一的中国留学生,不仅英语底子薄,而且缺乏基础医学研究的基本知识体系,并不受导师们欢迎。在双向选择中,他屡屡碰壁,最


后不得不跟随一位新任导师,研究自己上大学时最不喜欢的免疫学。

重新建构免疫学基础研究的知识体系,培养基础研究必备的实验能力是当务之急。祁海还记得留学之初的日子,他逼着自己一个月必须“生啃”200多篇学术论文。看得懂、看不懂的都在那些时日里,一点一点积累着,直到发生质变——他最感索然无味的免疫学,似乎“整容”了,不再令人生厌,反而成了与他如影随形的“伴侣”。

他成了免疫实验室里最勤奋的学生之一,每晚都要过了午夜才去休息。毕业时他成了不折不扣的优秀博士生,被全球最好的免疫研究中心—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传染病与变态反应病研究所聘为博士后研究员。

但祁海很快又面临新的“不得不做的决定”。

博士后工作完成后,祁海当时的理想工作是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。他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,成为进入最终面试的3人之一,但因评审环节专家意见不一,已经空缺了3年的教职仍然以空缺告终。

祁海不得不另做选择。2008年他回国探亲,拜访了刚刚回国接手清华大学生命学科建设的施一公先生。这一次会晤,让祁海决定回到清华大学来继续自己的科研生涯。

2009年回国后,祁海组建了自己的研究组,继续研究细胞免疫学。2013年祁海研究组的新成果发表在《自然》杂志上,结束了国际细胞免疫学研究缺乏“中国声音”的历史,促进了国际同行对中国相关研究的关注。

祁海也因卓越的贡献,收获多项荣誉。如2014年获科技部“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”、国家“杰出青年”基金获得者。2013年成为科技部“973”计划首席科学家、清华大学“先进工作者”并获“学术新人奖”,2010年荣获教育部2009年度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等。

每当和学生谈起自己的这些经历,祁海总会感慨地说:“有时候不得不做的选择,反而是最好的选择。”

(选自《瞭望》,有删改)

【相关链接】祁海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免疫应答中的细胞动态与调节,尤其关注对体液免疫保护至关重要的多细胞交互作用机制。继2006年在《科学》揭示B细胞受树突状细胞活化和2008年在《自然》报道SAP分子调控T-B细胞相互作用之后,这一新成果是他对该领域研究的又一重要贡献。

1)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,最恰当的两项是(     )(5分)

A.祁海教授已经为人类预防疾病找到了可操控的“IE点”,让人类能通过疫苗及时阻止病毒或者细菌对人体健康的侵袭和危害。

B2008年他又在英国《科学》杂志上发表论文,用可视化的直观手段首次证明,人类体液免疫缺陷疾病的相关分子SAP,发挥免疫调节功能。

C.祁海教授认为自己在很多重要的人生时刻都曾做了“不得不做的选择”,虽然经历了很多磨砺,但最后终究蜕变,化被动为主动。

D.祁海教授拜访了接手清华大学生命学科建设的施一公先生。出于爱国的原因,这一次会晤,让祁海决定回到清华大学继续自己的科研生涯。

E.逼着自己一个月必须“生啃”200多篇学术论文使祁海教授最感索然无味的免疫学,似乎“整容”了,不再令人生厌,然而成了与他如影随形的
“伴侣”。

2)文章在中间写到祁海教授曾经报名参加了新东方的英语培训班,这有什么作用?(6分)

3)祁海教授一生中有多次面对“不得不做的决定”,请概括文中具体写了哪几次。(6分)

4)祁海教授总会感慨地说:“有时候不得不做的选择,反而是最好的选择。”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经历,说说你的理解。(8分)

查看答案
题型:现代文阅读
知识点:实用类文本阅读
下载试题
复制试题
【答案】

11.

(1)E3分选C2分,选B1分,选A.D不给分(A.未然变已然,去掉“已经”才是正确的;B.杂糅,根据第四、五段内容,应该是《自然》杂志;D.无中生有,文中没有提到“爱国”原因)

(2)在结构上承上启下。(2分)①承接上文表明一开始并不是“主动”而是“被动”的引出下文。(2分)②为下文写祁海教授会在后面的“不得不做的决定中变得“主动”努力”指明原因(2分)

3)①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,不得不选择临床医学。(2分)②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医学院读研究生的时候,不得不研究自己上大学时最不喜欢的免疫学。(2分)③2008年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理想工作没有争取到,这让祁海不得不决定回到清华大学来继续自己的科研生涯。(2分)

4)①祁海教授人生的许多关口都面对“不得不选择”的命运。但最终也取得了成功,结束了国际细胞免疫学研究缺乏“中国声音”的历史,促进了国际同行对中国相关研究的关注。(3分)②命运有不可预测性,可以主动培养兴趣,化被动为主动。(2分)③当生命面对困境的时候,只要自强不息,就有可能突破生活的桎梏。(3分)(适当联系自己的经历谈感悟)

=
类题推荐:
实用类文本阅读
加入组卷
进入组卷
下载知识点
知识点:
版权提示

该作品由: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

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。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。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 可圈可点 ,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。
终身vip限时199
全站组卷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
立即抢购


0
使用
说明
群联盟
收藏
领福利